企業在MES的項目選型階段中,對MES的重點需求非常明確,即希望通過MES的實施,能夠準確而實時地掌握生產現場的第一手資料,并且把這些資料反饋到ERP系統中去,保證日常生產計劃的可執行性。因此在進行MES選型時,要圈定需求明細及其輕重緩急的程度,以此為依據,選定合適的供應商組合--包括MES軟件供應商以及其他系統的接口供應商等。
首先從系統功能的角度劃分需求,可以分為必須通過系統間交互才能滿足的需求與MES系統內部功能可滿足的需求兩類。而在企業的重點業務需求中,MES必須向ERP提供實時的生產數據成為MES功能評估的一個重點。
MES作為聯結ERP系統與PLC(可編程控制系統)系統環境的一個中間應用層,需要承擔的重要工作之一就是在底層的工控系統和上層的計劃系統間加工與傳遞信息,進行系統間的縱向整合。例如對自動化設備作業的工序產量統計,通過獲取工控設備提供作業信號,應用MES系統進行匯總加工,作為詳細產量數據傳遞給ERP,這是一個典型的信息傳遞過程。為了做到這一類的信息傳遞,ERP與MES系統、MES與PLC系統間的接口,是保證數據順利傳遞的關鍵。
但是由于國內外目前尚未有一個詳細的、標準的、被廣泛應用的MES接口標準,因此在MES項目的實施中,由于涉及不同軟硬件供應商,系統間接口往往成為定義的難點,很容易影響到項目的成果。為了避免這些不確定性帶來的風險,許多制造企業在對MES接口評估時期就采取了更加穩妥的做法,包括選擇提供開放軟件接口的模塊化ERP和MES軟件供應商,在MES項目中囊括了ERP軟件接口和PLC標準軟硬件接口采購的項目,在選型期便集合軟件技術與業務專家,對接口的業務實現流程與技術實現過程做出了詳細的模擬和設計論證。一個好的MES項目,往往能夠在實現對生產現場執行作業管理與優化的基礎上,也能夠溝通制造企業的底層控制系統與計劃管理系統。
隨著國內制造業軟件供應商的發展和信息化需求的成長,越來越多的ERP、MES和工業控制系統供應商已經開始意識到通過組合聯盟提供集成系統與服務的價值所在,并開始在一定范疇內開始制定行業標準,這將有助于制造企業順利完成ERP和MES的整合。
效率科技MES系統軟件滿足企業在制品管理、質量控管、設備整合與管理、問題追溯分析、生產車間實時數據采集等關鍵需求;并依照行業特性、管理方式或生產模式等不同,進行階段性信息化需求整合。透過KMI設備整合標準服務接口,實現流程自動化及作業自動化運作,滿足人機料資料收集,實時取得機臺信息,并與現場管理層MES系統軟件基礎模塊及加值模塊整合,實時生產進度與狀況掌控。從人工作業模式跨到半自動化生產模式,進而縮短產品周期、減少在制品數量、縮短建檔時間等指標。